公司介绍
公司大事记
公司荣誉
文化理念
组织机构
伊思达人
联系信息
首页>>公司信息>>伊思达人>>
第10期
企业设备管理的几种模式
作者:气纺事业部 舒毓强 发布时间:2003-06-06
设备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管理之一,俗话说:要想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利其器,只有通过加强设备维修管理,使其充分发挥效能,不断改善设备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为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企业设备管理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管理模式。一是设备管理传统经验型。这种管理模式一般在家庭作坊、规模较小的企业中采用,其特点是用工少,投入少,随意性大,产品档次较低,追求短期效应,纯属个人经验管理,因此又称为家庭管理。二是设备管理传统计划型。这种管理模式源于前苏联,从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众多企业均导用这种管理模式,其特点是以计划维修为主(即周期性计划大修理、小修理),占设备管理内容70%—80%。整体管理较为科学、合理,并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但是这种管理随着企业设备的改造和更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已经不能适应要求。最明显地表现在用工多,投入多,工作重复,低效率,造成浪费。因此,现众多企业对这种管理模式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取长补短,建立了适应自身企业的过渡型管理模式:计划+状态管理,也称之为混和型管理。三是设备的现代管理型,即设备状态维修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它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和需求,从90年代初开始,就逐步被国有企业借鉴和采用。其主要特点是以状态维修为主,即保养揩车、重点检修,巡回检修,润滑加油,重点强调保养、预防、检测,检查,并在“状态”基础上,适时、适度地制定计划维修,从而克服了传统计划维修的不足,大大减少用工和消耗,避免了过剩维修,提高了设备运转率,使设备管理更加科学,全面、实效。因此,设备状态维修管理,是现代企业追求的模式和方向。
|
关于伊思达
|
联系我们
|
网站搜索
|
网站地图 | 隐私权声明 |
Copyright © 2002 Jiangsu Eastdye Textile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伊思达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