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
公司大事记
公司荣誉
文化理念
组织机构
伊思达人
联系信息
首页>>公司信息>>伊思达人>>
第60期
隽绣美好和谐 伊思达美丽之花在开放——记筒染二部白纱车间卢燕、顾海燕、殷敏
作者:宋丽霞 发布时间:2009-09-03
古代有个卖油翁,有个倒油而不漏的好手艺。将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别人见了觉得很厉害。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这是古代的一个故事。而我们伊思达,也有一群这样有着好手艺的员工。
如果你走进筒染二部白纱车间16到23号机台前,你会发现这几台机台特别整洁、清爽:一眼望去,筒子大小齐整,地面整洁干净。而忙碌在机台前的女工们或打结、或抱筒,整个动作流畅自然,一气呵成。而这样一套娴熟的动作,你若问起需要多久才能练成?她们会淡然一笑,用最平淡的语气说,“做多了就熟了”。对于她们而言,这些外人看起来有点门道的工序,经过了常年的操作,已经无需花太多心力便可以了然于心,这就是熟能生巧,似乎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即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要做到如卖油翁那样“滴油不漏”,确实是需要些心力去坚持。
这六台机台的白纱乙班的主人,分别是:卢燕,2003年进厂;顾海燕,2004年进厂;殷敏,2008年进厂。三人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技术熟练的老员工,都挡着两台车,都为人热情大方,互帮互助一起进步。这不,技质中心负责培训的朱苕将刚进行完理论培训的三位新员工带到她们机台,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方便新员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朱苕长期在车间观察,看着她们的机台清爽,也知道她们的工作效率与水平,觉着这几位将是好师傅,于是放心的把这几位新员工交到她们手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朱苕发现成绩果然不错。不仅徒弟的操作水平提高的很快,师徒之间私底下相处也很融洽。作为后期跟踪,朱苕询问起师傅们几位徒弟学习情况怎么样。“她们都很勤快,也很好学”,师傅们说,“刚进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嘛,就见什么都问。”师傅们笑着说,“工作上的、生活上的,知道的我们都会告诉她们。”而说起几位师傅,徒弟们也觉得窝心,“我们刚来什么都不懂,见什么都问。师傅也不烦,什么都教我们,对我们很好,让我们对这里产生了家的感觉。”
说起工作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关心更加拉近了师徒之间的距离。有一次朱苕在食堂碰到她们一行人吃着雪糕有说有笑。新员工徒弟们兴奋的告诉她,“师傅请我们吃雪糕呢!”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在徒弟们心里却有更加亲切的好感,越发拉近了师徒的距离。
其实在我们伊思达,像卢燕、顾海燕、殷敏这样的员工有很多。她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们勤劳的身影忙碌在生产机台,工作一丝不苟,踏实奉献。她们用友善的胸襟对待身边的人,让人如沐春风。伊思达的今天,有她们流过的汗水、灌注的热情。伊思达的明天,需要更多的她们来谱写更美好的华章!
|
关于伊思达
|
联系我们
|
网站搜索
|
网站地图 | 隐私权声明 |
Copyright © 2002 Jiangsu Eastdye Textile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伊思达公司 版权所有